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点亮自然之美

发布时间:07/09/2023 10:28:34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关乎建设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部署推进一批海洋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提出重点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海堤生态化、滨海湿地恢复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推进实现海洋空间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构建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新格局。

  海岸线作为海洋与陆地交界的过渡带,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保障海岸与近岸海域生态安全等重要生态功能。然而,近年来滨海岸线景观遭到破坏,海岸生态功能退化。

  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以海岸线为轴心,向海陆分别拓展一定区域,通过海岸侵蚀防护、沙滩修复养护、近岸构筑物清理、海岸清淤疏浚整治、海岸植被修复与种植、海岸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技术措施使受损海岸线恢复自然形态、生态功能和安全防护功能。

  自2019年起,广东加大投资力度,连续3年投入共计15亿元用于支持恢复海岸线生态修复等项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海岸线整治修复后的海岸带蜕变吧。

 

  打造滨海绿美景观带

  揭阳市惠来县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客鸟尾、排角湾)

1

2

修复前海岸带环境恶劣,植被被破坏。

  通过修复,完成海岸带保护修复5.5公里、植被恢复12.71万平方米、沙滩修复4万立方米。

3

4

5

修复后的客鸟尾、排角湾一片碧绿,成为滨海绿美景观带。

  海岸带修复后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潮堤,改善了周围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打造了海岸立体生态防护体系,有效提高了海岸的灾害防护能力,提升了生态服务功能。

 

  打造近1公里靓丽海岸风景线

  广州市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整治工程

  广州市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由于受海水经年冲刷和台风大浪拍击导致岸线遭海浪侵蚀严重,且无防浪防灾设施,岸线附近垃圾堆积,原有红树林生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工程整治分为入口展示区、红树林种植区、沙滩修复区、堤前绿地生态修复区4个区域,修复岸线长度955米,整治总面积44040平方米。

6

整治后的广州市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完成了蝶变,成为靓丽的海岸风景线。

7

8

9

10

修复前后对比

  整治工程提升了海岸线生态环境质量,美化了岸线景观,增强了岸线的防灾减灾能力,极大提高了当地人居环境幸福感,并入围“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和“全国海岸带生态和减灾协同增效典型案例”候选。

 

  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江门市台山市海宴镇青山咀海岸线生态修复整治项目

  整治前,岸线遭占用,蚝壳堆积,海堤路防护能力不足,沙滩资源和功能遭破坏,沿岸景观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亲海需求。

  整治前台山市海宴镇青山咀海岸线遭到破坏。

11

12

整治分为生态修复区、沙滩修复区和海堤路建设。

  生态修复区建设总面积达3400平方米,共清理蚝壳约6500立方米,拆除全部临建码头和临海砌体建筑物,铺设植草砖2200平方米,栽种了红树林、椰子树、灌木,打造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公园。

  在沙滩修复区,修复岸线500米,沿沙滩岸线种植上百棵椰子树。

13

青山咀海岸线新晋成为“网红打卡点”。

  通过整治,不仅恢复了原始岸线状态,还大大提高了自然岸线的防御保护功能,保障了群众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大大提升了海岸与近岸海域生态功能,维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构筑了海洋生态安全屏障。以上项目只是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累累硕果的缩影,近年来,一段段“复绿记”还在频频上演……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自然资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