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自然·粤文艺:寻迹珠海老地名

发布时间:25/11/2022 18:38:15

  前言

  古时的珠海地区由众多岛屿组成,后经沧海桑田的地理演变成为今日繁花簇锦的海滨城市。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村庄、街巷的名字已悄然改变,但仍有众多老地名沿用至今,成为注记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今天让我们一起聚焦珠海老地名,从中一窥珠海往昔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

  地理特征的直观体现

  “地名,是人们赋予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早期的地名是对地理实体的一个认知过程,也可以说是对自然界本身的认知过程。地名命名依据地理实体,地理实体产生、存在于某个地理空间。从自然现象着眼,根据地形地貌的特征是地名命名的方式之一。”

  珠海位于珠江口区域,总体走向为西北至东南向。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被纵横交错的水网联接在一起,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因而地名多与山水联系,继而衍生出大量与“山”“水”相关的取字地名。

1

有关山水的取字地名表(依据《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整理)

  部分地名直观、生动地反映了珠海的地理环境特征,并根据地貌形象直接命名,并一直延续至今。如:

  “前山”,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朝末期,有一姓刘的人到大块埔定居,认为前面有个山比大块埔更适合居住,就同邻人一同搬迁至前面山,并将此地定名为“前山”。

  “夏湾”位于今香洲区炮台山脚下,原名“大澳里”,因地处海湾湾头谷地下部,且下与夏同音,故改名“夏湾”。

  “小濠涌”位于今斗门区斗门镇,于明正统二年(1437)立村,因建在水流丰沛的小溪边,故直观命名为“小濠涌”。

  部分沿用至今的地名则反映了古时珠海的地貌植被特征,如:

  “水雍坑”原为建于清的一个小聚落,位于今唐家湾。原称“军冲”,因村前的山坑水沟边长有茂密的水雍树而改名“水雍坑”,现还有公交车站以“水雍坑”命名。

  “兰埔”在今香洲区,清朝时曾有军队在此训练,故有“校场埔”之称。后因此地生长大片兰花,芬芳清雅,清光绪年间改名“兰埔”,一直沿用至今。

  “梅溪”在今香洲区,明朝末年建村,因当时黄茅草遍野,称“黄茅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吴邑侯与平岚乡人郑交泰游览至此,见周围种植大量杨梅,故改为“杨梅斜”。民国时期,周边五条村庄被人们称作“五溪”,便改名“梅溪”,一直沿用至今。

2

梅溪村

  宗亲血缘的深刻烙印

  由于经济的发展,行业成为地区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古代珠海地区不仅渔业繁荣,还是盐业、采矿业的中心之一,部分沿用至今的地名印记了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如:  

  “银坑”位于唐家湾的最南端。据《广州府志》记载,“北宋末,距香山横石矶(今中山市南蓈横门)偏南约百里之釜涌境,海隅有银矿,庶民争赴开采。”明代建村,初称银溪,后称银坑。

  “造贝”位于今香洲区,明代建村,因地处海边贝壳较多,当地人筑大炉灶烧贝壳灰,村庄取名“灶贝”,因造与灶同音,后改名“造贝”。现为香洲区前山街道造贝社区。

  另一方面,人们的迁徙安居,生活习俗、风土民情等,也体现在地名上的取用上。如:

  “联安”,位于今香洲区,原为沙田滩地,1902年斗门县有几户农民迁至此地合股买地建村安居,取名“联安”,现为拱北街道联安社区。

  “耕管”,是今斗门区莲洲镇上横村的一个自然村。于清光绪六年(1880)建村。村内打更报时的建筑被村民称为“更馆”,1961年,改为耕管。

3

耕管村

  “上栅”和“下栅”,位于今唐家湾镇,原是一片沙滩,宋朝末期(1275-1279)由于人口的集聚渐成村庄。清康熙年间,“栅”与炮台、讯兵站等都是当地的军事设施,“栅”意为栅栏,用木头排列放置海边作为防御工事。古时香山县由于濒海地区众多,曾多处设栅,沿栅上下位置的村庄被为上栅、下栅。

4

上栅村

  地名作为一种空间命名,尽管难以全面系统地反映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但根据地名探索城市时空特点,为我们研究城市发展脉络、空间格局、地形地貌演变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突出价值传承的老地名,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与世代传承,作为一种符号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人们乡愁记忆的载体,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纳入珠海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并深入挖掘基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时推进老地名的收集整理工作,为人们提供疏解乡愁,铭刻记忆的有效途径,使乡愁记忆长久传承。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自然资源” 

返回